叉蕨科(Aspidiaceae) |
烏毛蕨科
(Blechnaceae) |
鐵線蕨科
(Adiantaceae) |
裏白科 (Gleicheniaceae) |

|
 |

|
 |
地耳蕨
Quercifilix
zeylanica
[Tectaria
zeilanica] |
烏毛
蕨
Blechnum orientale |
扇葉
鐵線蕨
Adiantum
flabellulatum |
芒萁
Dicranopteris pedata [Dicranopteris dicthotoma Bernh; Dicranopteris
linearis ] |
特徵: 草本。葉二形,營養葉現多個大而圓的鋸齒;繁殖葉狹而骨狀,孢
子滿佈底部。葉具棕色毛。 |
特
徵: 草本。葉一形,狹長,葉片可長逹2m。葉無柄,主脈粗,與小脈平行。下部羽片(小葉)成「小
耳形」,是其辨認特徵。孢子囊群成長線形,在葉底主脈兩邊平行排。 |
特
徵: 多年生草本。葉柄紫黑色,小羽片扇形或斜方形,不育部份細鋸齒;能育葉邊具深裂。孢子囊群橢
圓形,在反捲的葉底。分佈於陽光充的山坡路旁。全草入藥清熱利濕、跌打腫痛等。 |
特徵:多年生蔓生草本。葉軸1-3回分义,各回义口有一個休眠芽。每回分义的基部均具1對小羽片。葉底灰色。孢子囊群於主脈兩側排成2行。入藥可利尿化痰。乃先鋒保土植物,荒坡很常見。 |
金星蕨科 (Thelypteridaceae) |
鳳尾蕨科 (Pteridaceae) |
紫萁科
(Osmundaceae) |
滿江紅科
(Azollaceae)
|

|
|
 |

紅色為「滿江紅」
綠色為「青萍」
|
華南毛蕨
Cyclosorus parasiticus |
半邊旗
Pteris semipinnata |
粵紫萁
Osmunda mildei |
滿江紅
Azolla imbricate
|
特
徵: 草本。葉披毛。羽
片13-18對,刀狀。孢子囊
群成圓形於羽片之間。可入藥治風濕等病。香港山坡林下常見。 |
特
徵:
多年生草本。葉柄長,深啡色及四方形。葉片一邊平,另一邊深裂,兩片對生。孢子囊群成長線形。全草入藥,
清熱解毒,消腫止血。香港疏林下常見,酸性土指示植物。 |
特
徵:高80cm,根狀莖直立。不育葉二回羽狀,中部羽片為最大,頂生羽
片基部與軸結連。能育葉長約40cm,小羽片線形,底部佈滿孢子囊。香港稀有。 |
特
徵:漂浮水面,植株呈三角形,横卧莖短小生根,上生小葉細小鳞片狀,兩行覆瓦。上裂片为红褐色或绿色,進行光合作用,常有固氮藍綠藻共生,下裂片沉没于水中,具孢子囊果。繁殖快。多生於净水中。是優良生物肥源,可增加水稻的生產,也可作魚糧。
|
合囊蕨科 (Marattiaceae) |
|
|
|
 |
|
|
|
福建蓮座蕨
Angiopteris fokiensis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