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 科
(Moraceae) FN:53
桑科包括無花果樹和桑樹。它有約1200種落葉和常綠喬木、灌木和攀緣植物,及草本植物,雄、雌花單性,及有細小花序。香港廣泛種植的榕樹,其果可以供鳥類作食物。
印 度 榕 / 印 度 橡 樹 特點: 枝的頂部長出特別的淺粉紅葉芽,樹的所有部分都含有白色樹膠。 FOHK vol 1: P.105 |
|
榕 樹 / 細 葉 榕 特點: 長有氣根,全棵樹皆含樹膠。榕果無柄。 FOHK vol 1: P.105 |
|
特點: 又名大樹菠蘿,具深灰色的樹皮,所有部份都含白色乳汁。果肥大和果殼有短而尖六角形的刺。 |
構棘/ 葨芝/ 川破石 特點: 枝具長刺。葉互生,小葉側脈7-10對,葉邊無鋸齒。聚合果橙色,2-5cm。花果期5-11月。根入藥,止咳化痰,祛風利濕,散瘀止痛。用於肺結核,黃疸型肝炎等;外用治骨折,跌打損傷。 FOHK vol 1: P.111 |
||
|
|||
特點: 無氣根,全株有白色乳汁。葉背葉脈明顯。果為紫紅色(白斑點)無花果,短柄及生於嫩枝上。 每年結果可達五次,供鳥和動物食用。 |
特點: 攀援藤本。托葉2片,葉卵形,頗圓/稍心形,葉底黃綠色,披毛,葉側脈3-5對。果黃色梨形,似秤砣,又名「秤砣果」。也可作涼粉之用,又名「涼粉果」。花果期為4-12月。
FOHK vol 1: P.102 |
||
對 葉 榕 (Opposite-leaved Fig) Ficus hispida 特點: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可達6m。節上有明顯托葉痕(環痕)。單葉對生,葉厚紙質,嫩枝、葉柄、葉兩面被粗毛。榕果腋生或於落葉枝上,密生毛,花果期為5-12月。 FOHK vol 1: P.104 |
青 果 榕 (牛奶樹) 特點: 中型樹可高15m。葉基出脈,側脈4-6對。全株皆有乳狀液。榕果基部收縮成柄,頂部凹陷,常簇生於樹幹或老莖枝上。 FOHK vol 1: P.104 |
||
黃毛榕/ 馬鞍天仙果 Ficus esquiroliana 特點: 灌木或小喬木,4-10m,樹皮上具縱紋。葉厚紙質,葉基心型。榕果無柄,果密生淺褐色毛,花果期為5-11月。 FOHK vol 1: P.104 |
舶梨榕 Ficus pyriformis 特點: 灌木1-2米高。托葉紅色,長1cm。葉邊無鋸齒,葉面具毛。榕果常單生於葉腋,梨形。花果期為2-11月。藥用莖部,清熱利水,止痛。主治尿路感染,水腫,腹痛等。 |
||
特點: 灌木或喬木3-10米。枝上有節,節上有明顯托葉痕。葉形多變,葉柄常紅色,葉具白色腺點。全年結果不斷。花果期為2-12月。藥用根,祛風除濕,活血止痛。 |
※100種香港稀有及珍貴植物 ※ |
||
|
特點: 灌木或喬木。葉橢圓形,網狀葉脈明顯。果在葉腋生出。花果期為2-12月。 |
菩 提 樹 / 思
維 樹 FOHK vol 1: P.110 |
|
FOHK vol 1: P.105 |
|
牛筋藤/ 包飯果藤 (Strength vine) |
|
青藤公/尖尾榕
(Langkok Fig) Ficus langkokensis 特點: 喬木,高6-15m。小枝披鏽色糠屑狀毛。色葉柄1-4cm,葉紙質,末端驟尖,邊緣無鋸齒,基部出三脈。榕果單生/成對,生於葉腋,球形,披鏽色糠屑狀毛。花果期2-9月。 FOHK vol 1: P.110 |
|||